為進一步理順工作機製、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責任落實,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製度🏃,凝練建設特色,形成課程思政建設長效機製。2024年11月13日沐鸣2平台開展課程思政領航沐鸣2宣傳展示與經驗交流,以各專業教研室為單位,開展課程思政專題教研活動🧔🏻♀️,每個專業安排2-3個課程進行說課交流分享,主題圍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完成簡報(800字)+2張高質量照片,並形成教研活動記錄👷♂️。通過各專業開展課程思政專題教研🤸🏼,形成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逐步強化推進,以點帶線,持續改進課程思政在教學實施中的“表面化”、“硬融入”問題🙇🏿。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專題教研活動
2024年11月13日周三下午在25號樓C207會議室,智能製造工程專業教研室召開課程思政研討交流活動,活動中主要由周豐旭老師分享《智能裝配項目訓練》(課程思政設計、框架、案例等)、潘振華老師分享《智能製造生產管理(MES/ERP)》課程(課程思政案例)。
周豐旭老師結合上海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智能裝配訓練》☎★,介紹了在課程建設過程中,立足點在於緊密結合學校優勢與特色🫳🏼🧚🏼,立足上海,聚焦製造業。圍繞崗位要求👧🏻,與企業共同開發訓練項目;以項目為載體,將行業企業技術標準👩🏽🏭🧜🏻♂️、知名企業培訓內容與職業資格認證內容嵌入課程🕊,並開展相應的特色教材編寫,將“智能製造工廠”建成世界一流本科教學實踐平臺。
以智能製造工廠為實踐平臺,實現智能裝配項目訓練的實驗基礎。學生通過該基地智能製造工程軟件和硬件資源的學習和應用,完成智能製造相關技術技能實訓,對智能工廠中工程技術🗄、生產製造和供應鏈這三個維度的全部活動及其軟件硬件資源有充分了解,對智能生產和智能製造等智能化生產系統的過程管理有充分的實踐👨💼,為智能製造企業提供培訓和輸送合格人才。來自企業的智能製造領域工程師🪽,對每個環節的課程內容📨、實踐內容🦀、創新能力等進行規劃和設計。
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目標和特色🚤,要求課程內容高度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緊密結合生產過程♢,探索校企合作的OBE教學途徑👎🏻。在課程建設過程中🫲🏽,貫穿對於大國工匠、勞模精神的滲透,使得學生養成精益求精、一絲不苟、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精神。
潘振華老師結合《智能製造生產管理(MES/ERP)》,從課程思政案例的角度分享了課程建設經驗👩🦼。結合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和重點知識點,對課程思政的案例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在課程伊始,由遠及近😦,從四次工業革命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切入,與學生互動;再引入我國在歷史上參與幾次工業革命與國家命運的關系👊🏿;之後,介紹當下生產模式的轉變,以新能源汽車製造、軍工製造為例,指出製造系統從數字化、網絡化到智能化工廠的演變必然性及其內涵。
潘振華老師介紹《智能製造生產管理(MES/ERP)》課程思政案例
周豐旭老師分享《智能裝配項目訓練》的課程思政設計、框架、案例等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思政專題教研活動
2024年11月13日👆🏽,信息管理與信息專業教研室召開了關於課程思政的專題討論會🕑。陳駐民老師和黃德林老師分別對所教授的兩門課程課程思政開展情況進行了交流🧑🏫。
首先,黃德林老師結合電子商務安全課程內容及職業領域要求,以真實新聞中大學生因刷單被騙的事件為背景,描述學生受不實宣傳誘惑參與刷單並被騙錢財的全過程。分析此類詐騙如何利用人性弱點實施欺騙⏱,並揭示其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提出情境問題🟤:如何預防和應對類似刷單騙局👮🏽?作為旁觀者,如何幫助受害者解決問題🟥?
該案例中反映的思政映射與融入點為🤽🏻♀️:職業道德:引導學生認識刷單行為違反商業誠信原則🉑,幫助其樹立“誠信為本”的職業道德觀念🧛🏽♀️;法治意識:普及《反不正當競爭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幫助學生認識刷單行為不僅違法,還可能成為違法活動的受害者🧓🏻;風險意識:培養學生識別網絡詐騙的能力,增強對網絡環境中潛在風險的警覺性;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關註網絡生態環境,認識自身行為對網絡空間誠信與安全的影響🤘🏽;價值觀教育:通過案例教育學生拒絕短期利益誘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守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該案例將專業知識與現實問題相結合,不僅提升學生的風險防範意識,也引導其在網絡時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陳駐民老師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導論》思政案例結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職業領域和要求的章節內容以CIO職業生涯規劃為案例進行了詳細闡述👨🏼⚖️。該案例中反映的思政映射與融入點為:職業道德:要求學生充分了解本專業學生在職業領域的職業道德🫒;專業倫理:作為能充分掌握個人👌🏿,企業以及國家信息的專業工作者應該遵循專業倫理🚃,不能違法違規泄露相關信息;法製意識📎:在職業領域盜取國家機密,企業商業秘密等是違法行為,應該堅決杜絕👳🏼;權利意識:作為信息工作者應該充分了解如何行使公民基本權利,在信息社會如何保護自己🖥,樹立權利意識🏄🏻♂️。選用該案例的意義在於讓學生了解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職業領域和要求的同時明確作為信息管理工作者的職責和義務,實現職業規劃,人生規劃的同時更應關註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帶來的意義🚱,讓學生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黃德林老師結合電子商務安全課程內容進行課程思政分享
陳駐民老師分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案例